2006年五月份走訪了新加坡,似乎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記錄所見所聞,說來慚愧,因為我在行前並未做太多的功課與規劃,就在510晚上,心血來潮,閒來無事,瀏覽了旅遊網站,就做了一個定位為考察之旅的新加坡之行,訂了機票512 號出發,514號回來,說來只有兩個整天的行程,說為了考察,實在有點牽強,也有點矯情,不過這次到新加坡,卻也有一種體驗不同文化的經驗,至少去過之後,有了另一番對新加坡的看法,新加坡似乎不若想像中那麼怎樣, 那麼如何,當然這也再度印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先人寶貴的警示,當然我還是奉勸各位,偶爾來趟自助旅行,雖然花費是昂貴了點,不過自由與隨心所欲所得的化外之物,自然不是省錢的好處所能抵銷的。

 

也許你可以說,新加坡是個華人國家,(不論新加坡人同不同意這樣的歸類,至少馬來人跟印度人是不同意的),但你千萬別說新加坡大都是中國人,他們是「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國人」,假如「中國」代表的是一個政治意函,這樣強烈的非認同之代稱,遠比台灣獨立意識強烈的部份台灣人要來的積極,就像你說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同樣的會有一部份台灣人是反抗的,甚至會說台灣人就是台灣人,而不是所謂的「中國人」,新加坡籍的華人(早期移民或後代)就是新加坡人,而「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沒有什麼「中國人」不「中國人」的。

 

人口密度高,但沒高過台北,至少就感覺來講

 

新加坡本島的面積為682平方公里,人口為450萬人左右,人口密度很高的一個國家,但相較於台北市為272平方公里,人口262萬人左右,再加上平日台北縣民進城作或消費的人口數目,就在台北市活動的人口密度來講,台北還是高於新加坡,所以在台北生活慣了,到新加坡其實就稠密度來講應該還是比想像中來的不是那麼高,雖然在新達城巨大的購物中心裏,還是可用人滿為患來形容,當然也可以想見新加坡人平日的消費活動拜高每人國民所得(3萬美金)所賜,應當是比台灣人要頻繁了。

 

魚尾獅

 

魚尾獅是新加坡的地標,也是象徵(作為新加坡旅遊局 (STB) 標誌的魚尾獅首次亮相於1964年。這個矗立於浪尖的獅頭魚身像很快就變成了新加坡的象徵。

 

魚尾獅是由當時的 Van Kleef 水族館館長,Fraser Brunner 先生所設計的。魚尾獅的獅頭代表了<<馬來紀年>>記裡所記載、於公園11世紀,三佛齊王國的聖尼羅烏達瑪王子在這座小島所看見的一頭神奇野獸,後來他才知道那是頭獅子。就此,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Singapura”“Singapura”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獅子(Singa)(pura)。魚尾則象徵了在王子發現小島前的古城淡馬錫 (Temasek),並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

 

我在海濱公園橋邊的魚尾獅公園,看到了魚尾獅跟小魚尾獅,到了聖淘沙(Sentosa)又看到了最巨大的魚尾獅,當然這些景點也成了觀光客的必經之地, 反觀台北似乎沒有所謂真正有故事傳奇的象徵物。

 

城市觀感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二次大戰後新加坡為英國的直屬殖民地,1959年才成立自治政府,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在兩年後的1965年由李光耀宣佈脫離馬來西亞聯邦而獨立。

 

原本以為他會像台北一樣,格局、建築或樣貌應該不出我們所印象中的亞洲城市,但是走在街道上,其實他反而像極了歐美的城市,甚至於比温哥華同樣是華人很多的城市,更像我們所到訪過的歐美城市,街道格局及建築,其實完全不像台北,至少不像台北的招牌林立那樣的雜亂無章,

 

到台北你會發現所謂的鮮明,路是路,建築是建築,分明的很,可是卻不因為這樣而顯得井然有序,反而充滿了忙與亂。新加坡的城市景象,是不鮮明的,就像水彩畫裏應該有的配色,呈現出一體的感覺,它不亂,也沒有台北人那麼的匆忙, 也因為它是一個整體的城市,公園與街道是一體,街道、購物中心、戶外飲食廣場其實就是和公園及碼頭一氣喝成,絕對不像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一樣,那麼的獨立,和繁忙的城市那麼的不搭軋,即使是中正紀念堂或國父紀念館,都有著與世隔絕般的封建圍牆,所謂的邊框其實是阻礙藝術發展最大的元兇,對應到我所謂的鮮明,我們要的不是鮮明,鮮明其實只不過是突顯藝術與休閒的吝嗇,陷其於不義。

 

我們可不可以多想想,信義區的規劃有存在任何的藝術氛圍嗎?原本以為某些區域舊有的格局已然發展成型,難以更動,情為可原,但新興的商圈,竟然也可以弄得那樣的線條鮮明,一切都要設置邊框,心中卻沒有圖畫,只有俗不可耐的幾何圖形,走在新興的信義區,你會豁然而知,那裏除了商業氣息,還是什麼是可以令人細細品味的。那怕是新開的誠品書店都嗅不出一點文靜與文藝氣氛,反而有一種買了書就想走,或是看到擺著臭臉在店中閱書的奇怪景象,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到誠品看書都是一付的臭臉。

 

回到新加坡的購物中心,回在現代化面向,台北在這方面卻又略勝一籌,在新加坡購物,其實並不是那樣的舒服,除了人多之外,時尚品類的商店樣貌卻不若台北那樣的清新與亮麗,台北信義區新光三越、台北101、京華城、微風廣場,似乎格局和質感是好了很多,那怕新加坡最大的購物商城新達城,或萊佛士(Raffles)購物中心,感覺上購物環境其實是不若台北幾個大的購物中心來的有時  尚品味與令人具有歸屬感,(除了忠孝的SOGO百貨之外)。台北的購物中心的品類區分是有它的次序的,不會讓人必須亂逛才能覓得寶物的感受,而新加坡的購物中心,似乎讓我亂逛了一陣子之後,還是找不出它的邏輯所在。當然也許跟台北幾個現代化購物中心是最近幾年才規劃成立有關。

 

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國度

 

大家都知道華人應該懂得講北京話(普通話),也許大家也都知道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新加坡所的國語其實是馬來語,國歌也是馬來語。在新加坡英語、華語、馬來語、印度淡米爾語是四大官方語言。

 

之所以我大膽的說新加坡沒有自己的文字,我所要表達的是,一個擁有四分之三華人的新加坡社會,用的文字卻是英文,從入境表格,街道路標,捷運站,現代化大樓到飯店,使用的完全是英文,尤其是在捷運站,我找不到任何的中文字,唯一比較大量使用中文字的地方大概就只有牛車水(中國城所在地)

 

因為因應多種族及國際化,讓新加坡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英語系國家,但我沒想到會是那麼的徹底,就連文字的使用也不放過,幾乎完全捨棄了中文(我指的是文字),大部份的新加坡人通用的還是普通話,除了官方,以及喜歡講英語的年輕人,但都還是懂得講,但中文字,卻不一定認得,更別說書寫了,在一個英文字是外來字及不普遍使用中文的狀況下,我有了新加坡沒有自己文字的一個認知。

 

我在新加坡這兩天,其實大部份還是說英文,好像對我來講,在新加坡英文反而好溝通,至少他們的調調我是很習慣的,但我最愛在夜市裏面和當地小販講福建話(閩南語),總是倍覺親切,聽到的歌也都是我最愛的閩南語歌,雖然我必須注意避免使用台灣人的獨特用語及融合在台灣人慣用的日語。希望下次你到新加坡傳統市場中,講講閩南話,當然也不要忘了,注意到賣唱片的地方,聽些各位再熟悉不過閩南語歌曲,相信你會有一番雖在異地但又感到親切不過的事物。

 

沒有胖女人

 

身為一個男性到了一個國家免不了注意起當地的女性,面貌和台北的女孩子,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也許到了中國,面貌感覺上就不一定相同,雖然都是華人)。感覺新加坡的女孩子,沒有像台灣人那麼的拘謹,新加坡女孩子大體上外放許多, 或許是高所得所帶來的閒適度,所散發出來的優越,但在購物中心裏,步調卻又略顯匆忙,不像台北的女孩子逛街購物那樣的從容,也許是當地的購物中心人多的環境,而養成的購物習慣。

 

或許是飲食,或許是天氣,或者是城市風氣,在新加坡看不到幾個身材胖的女孩子,基本上,若和台北的女孩子來比,雖然塑身風氣在台北並不惶多讓,但台北還是到處可見肥胖的女孩子,當然我沒有任何的數據顯示,來證明我所見不假。

 

當然身材就影響了穿著,當然也因為天氣的因素,在新加坡,穿著短裙、低腰加上短T恤的女孩子是比比皆是,也許吧!這就是我認為新加坡女孩子比較外放的原因,雖新加坡社會相較於台灣其實是保守的, 穿著當然與心態保不保守是兩回事,至少我認為新加坡女孩是比較開朗的。

 

中國城

 

總覺得奇怪,一個華人居大多數的國家,有個所謂的Chinatown,感覺上似乎像是在東京設一個日本街,在洛杉磯設一個美國城一樣,但回到我前面所講的,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跟在新加坡有一個中國城其實是不衝突的,若是在台北有個Chinatown,我仔細想想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Chinatown的產生其實是有其歷史背景,代表早期移民的聚居地,發展最後當然也成了傳統中式商業中心,比如傳統食物、中藥材、傳統市場等,就台北的歷史來看似乎也沒有發展所謂中國城的機會,曾經跟老外逛過加拿大的中國城, 他好奇的問我,台北是不是長的像Chinatown一樣,我的回答當然是完全不像, 就連中國菜都不像。所幸的是新加坡的中國城供應的飲食就比較道地了,南洋口味徧重,就是當地的口味, 而且跟其他國家的Chinatow相比, 新加坡的Chinatown 其實就沒有所謂的「中國菜」不「中國菜」了,其實也就沒有台灣人認知在國外吃起來怪怪的中國菜,大都都是當地的飲食,尤其是南洋口味, 除了傳統的燒腊,乾類如肉鬆、香腸等食物。

 

我在中國城吃了海南雞飯,原本以為新加坡的物價很高,但就我在當地的飲食發現,其實,就一般的食物價格,反而比台北便宜,所以到新加坡也就沒有如到日本或英國那般對飲食物價的惶恐。

 

渡假小島聖淘沙(Sentosa)

 

其實就像一片淨土,新加坡最近幾年靠著觀光賺進不少收入,聖淘沙是一個可以讓你放鬆心情的地方,滿亮麗乾淨的一長串沙攤,以及海景,一座巨大的魚尾獅就佇立在島上,上面有觀景台可以遠眺整個新加坡,以及鄰近的島嶼。在聖淘沙有許多可以觀賞的景點,博物館、珊瑚館、砲台,也可以坐空中覽車來回到本島,在夜晚有結合科技令人讚嘆的噴泉表演。

 

也許你會覺得新加坡就只是個城市,沒有多大的誘因,讓你遊玩,不過就聖淘沙的規劃來講,其實正打破了我們對新加坡的刻板印象,回到台北,想想我們的幾個海灘,想想我們的官員因為弄出一個淡水的漁人碼頭而莫名的驕傲自滿,其實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多,也千萬別以為那就是我們的特色,不好就是不好,我無意冒犯台灣人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不過我們真的要省思,別人能夠規劃出至少令我回味的旅遊樂趣,但我們卻不行,我們的觀光景點,並沒有帶給我們多大的休閒感受,一切都弄得四不像,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藝術沒弄清楚前,也許保持原貌反而是最好,而不是為了一大片的「突出物」就不斷地宣揚政績。多說無益,還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結語

 

這次到新加坡其實只有兩個整天,沒有太多的時間走完整個新加坡,也許下次有機會能夠再度走訪,用更多的時間,走完沒有到過的地方,也建議各位,其實新加坡沒有那麼乏善可陳,我的結論就是其實滿好玩的,比起歐洲國家來講,新加坡是「活」的,充滿生氣的,那怕不是那麼的詩情畫意,但從經濟面向來講是不貴的,也許各位可以考慮去走走,假如你不怕熱的話。

 

(取自新加坡旅遊局)

歷史上最早記載是在公元3世紀: 中國人則把新加坡稱為蒲羅中 (意為半島尾端的島嶼”)

 

由於新加坡座落在馬來半島南端,是航海必經之地,所以不斷有中國帆船、印度船、 阿拉伯獨桅帆船、葡萄牙戰艦和武吉士人的縱帆船造訪。因此,人們也貼切地把她稱之為淡馬錫 (Temasek) (意為海城”)

 

之後,這個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小島又獲得了一個新名字--新加坡拉 (Singa Pura) 即獅子城 (Lion City) 的意思。根據傳說,一位來訪的 Sri Vijayan 王子在這裡看見了一頭野獸,把它誤認為一頭獅子,由此產生了今天的新加坡名稱。

 

新加坡接下來的重要歷史篇章是由英國人為她撰寫的。 18世紀時期,英國人急需一個戰略性的中轉站以便為日益強大的帝國艦隊提供維修、補給和保護,從而遏止荷蘭人在這一地區的擴張。史丹福萊佛士 (Stamford Raffles) 爵士就是以此政治背景塑造新加坡為一個貿易中轉站。新加坡的自由貿易政策吸引了亞洲各地,甚至美國和中東的商人。到了 1824年,即現代新加坡成立 5年之後,當地人口已從 150 人增至 10000 人。                             

 

     1832 年,新加坡成為檳城、馬六甲以及新加坡海峽殖民地的行政中心。蘇伊士運河于 1869 年的開通,以及電報和蒸汽船的發明加強了新加坡作為東西方貿易中心的重要性。

14
世紀的新加坡捲入了暹邏(現泰國)和爪哇的 Majapahit 帝國爭奪馬來半島的鬥爭中,因此其領土也成為了戰場的一部分。

 

5個世紀後的新加坡又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盡管它曾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堡壘,但還是於 1942 年被日本占領。二戰後,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隨著民族主義情緒的不斷增長,自治政府在 1959 年成立。 1965 89日,新加坡獲得獨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哥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