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用我半調子但聲音很大的英文,騙吃騙喝了四年,我足足當了四年的國外業務,雖然是個半調子,但是一旦是和老外閒聊打屁,我可是輕鬆自如哦,因為我不只講中文時愛搞笑,講英文時一樣愛搞笑,我曾經用英文逗樂過不少英文老師,簡單來講就是把中文的冷笑話翻成英文。要講政治我也能講,要講文化我也能講,憑藉的是有點「看不起老外」的心態,雖然不是真的那麼看不起,只不過是將心態調整為盡我所能的講,然後「聽沒有,死好」,老外有啥了不起,懂得又沒有我多。

 

        在求學階段,我常有「懶惰是讓一個人變聰明的原動力」的想法,所以許多事,我總是思考有沒有事半功倍的方法,尤其念歷史或地理時,常常思考怎麼樣才能夠一勞永逸,在念某個章節或片段時,我總是得想出一個能夠記得久的方法,通常我思考方法的時間比我真正埋首苦唸的時間要多上好幾倍,我把同樣的精神發揮在學英文上面。

 

          其實我對「學英文」的字眼是有意見的,因為我認為語言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學的,可是很多人卻只學不用,或學了不會用,或學了無處可用,若「不用」,學了也沒「用」,君不見英文補習班林立,可是許多人花了錢學了英文,卻還是派不上用場,或無法被派上場,原因就在於「不用」,很多人覺得沒地方用,其實課堂上不就是用英文最好的時機嗎?不就是跟老外最接近的時機嗎?大多數人的心態就是抱持著去「學英文」的心態,而忽略了利用課堂來「練習」的這個層次,如果你有心去上英文課,那麼建議你調整一下,以「用英文」或「練習英文」的心態去上課,而不是以「學英文」的心態來上課,因為其實你已經學了十幾年的英文, 雖然我們學校英文教育的品質不怎樣,雖然我發現許多國中英文老師的英文程度,令人不忍回想,有很多都是錯教誤學,誤人子弟的,就像你除了聽老師念過課文之外,沒有聽過他們講過一句英文,事實上用「全中文」教英文就是一件世紀大錯誤。但是你畢竟知道了不少的單字,何不就用這些單字來練習呢?

 

        我在第一份工作離職之後,為了想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報名了位於台大校園內的語言訓練測驗中心的英文課,我當時就是以想要事半功倍的效果來上這個課, 所以我當時的心態就是去「用英文」或者說是去「練習英文」。如果說只是純然地想要「學英文」,事實上真的就不用花大錢上課,買幾本書來唸其實就可以了, 不管怎樣,把「學」擺在重心,其實效果都不大,不管你是上課或自修。

 

        在課堂上,我常趁機會發問,即使我己經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我還是提問,目的無非就是「練習」講英文,不只是發問,跟老師哈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比如有一次,一個英文老師,和他女朋友租房子在松山機場附近,我開他玩笑說「You will have many kids」,他老兄丈二金鋼,摸不著頭緒,我講「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airplanes flying at night time, they make a lot of noise and wake you up all the time. And you and your wife have nothing to do, so…」,或者我們曾經在課堂上談到關於台灣的水果很有名,我聯想到當時在時代解讀雜誌上,看到有關用動物的基因可以結合植物的基因,種出長的像植物的動物,或者在動物身上也可以種植植物,我是這麼說的:「Do you know genetic creatures? Now I am teaching you a good way to eat Taiwanese fruit all the time. You can implant fruit gene into your body, and then they will become fruit like apple or something, so you can eat apples or something anytime you want to eat. As I know, there are so many men grow mango on their bodies, but I don’t know why.」當時老師也不曉得我指的是什麼。當時我也不知如何解釋,因為這牽涉到某些英文名詞及台灣話,同學們笑一笑冷一冷就好了,老外「聽沒有,死好」。

 

         在國中的時候,老師曾告訴我們help後面加原形,toto都可以,其實老外通常是不加to的,問老外,其實他們會堅持是不加to的,但我堅持加不加都可以, 由於我的堅持,讓那老外只得下課後回去查一查,後來證明我是對的,也許就是一些其實不用太咬文嚼字的事情,我為跟老師互動,就是堅持自己所認知的,或故意發問,故意天馬行空的現學現賣的「練習英文」,因為我覺得,我沒有太多「美國時間」去慢慢「學英文」。

 

        在結束課程之後,因為一心想到外面走走,便毅然決然決定到加拿大做短期的遊學,便拜託姐夫用他的房子幫我貨款了三十萬,便隻身到了西雅圖、温哥華、維多利亞,去浪跡天涯了,當時我己經可以跟老外天南地北的聊天了,記得我在由温哥華到維多利亞的遊輪上,遇到了一個老外,在游輪外面,抽著雪茄,我站著他旁邊看風景,不知不覺他便開始跟我聊天了,談到台灣,談到了西雅圖,談到了鈴木一郎(鈴木一郎當時己經在西雅圖水手隊打球了),談到了台灣的少棒,談到了CK Yang(楊傳廣),談到了Home Run King (OH桑,王貞治),我們竟然有共通的語言,後來,我們談到了英文,他認為我的英文講得很好,當然會講幾句,老外應該就會覺得你講得很好了,另外一個老外,也加入了我們聊天的行列,因為這個老外曾經到過中國教英文,聽到我們談論起來加拿大遊學的事,他便談起他在大陸教英文的事,就這麼樣我抓住每個跟老外交談的機會。

 

        到了維多利亞大學遊學,在能力考試之後我被分到了高階班,雖然是高階,但也沒那麼高階,只不過去上課的,都不是英語系國家,所以有一點程度的,分級考試高一點的就分在高階班了。在上課時,由於是高階班,老師其實是不太講課的, 通常都是以活動的方式帶過,學生都必須上台,「教」其他學生,或找主題做報告,在課堂上的討論,也很熱絡,你一句我一句,跟在台灣上課是截然不同的, 正好我也是愛發表竟見的人,所以這樣的上課方式我是非常可以融入其中的。

 

        記得有一次,我們的活動是即席演說,也就是抽到題目之後,五分鐘即必須上台, 還好我當時抽到的題目是「Working Student」。我的內容的架構很簡單,就是前言、工讀的優點有三點、工讀的缺點有三點,然後是我的綜合意見及結論,算是很好發揮的一個題目。這當中就必須牽涉到自己平常的準備了,是有方法的,我在第三篇會談到方法的部分。

 

        這一篇主要是談到必須善用機會,跟老外做交談以達到用英文的效果,用過了就不太會忘,以及我的一些經驗,提供給各位做個參考,也說明了,英文能力的加強是沒有捷徑,雖然我常開玩笑的說會英文是天份,有些人的確是靠超強的天份, 但我不是,下一篇會說明我讀雜誌來加強單字量的狀況,你會了解打底的重要性。雖沒有捷徑,但是你可以縮短許多的時間到真正會用,倒不是真的多有能耐, 只不過是不要浪費在無效的學習上面,找到好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不要把加強英文能力當做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出國留學的,用對方法及心態就更形重要了,此外,用功、用心跟決心還是必備條件,相信大家都會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華哥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